锂电池电芯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电压:
标称电压:一般锂电池的标称电压在 3.6V-3.7V 左右,如常见的钴酸锂电池标称电压为 3.6V,锰酸锂电池标称电压为 3.7V。
充电终止电压:通常为 4.2V 左右,当充电达到这个电压时,电池基本充满,继续充电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。
放电截止电压:一般为 3.0V 左右,当电池放电到这个电压时,应停止放电,否则可能会过度放电损坏电池。
容量: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(如放电电流、放电截止电压、放电温度等)所能放出的电荷量,单位为毫安时(mAh)或安时(Ah),例如 18650 型号的锂电池,常见容量有 2000mAh、2200mAh、2600mAh 等,电池容量越大,相同条件下续航时间越长。
内阻:是指电池内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,内阻越小,电池在充放电时的能量损耗越低,能够更高效地输出和接收电流,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就越强。内阻会受到电池材料、制造工艺、电池状态(如温度、老化程度)等因素的影响。
充放电倍率:
充电倍率(C-rate):表示充电电流相对电池容量的倍数。例如,1C 的充电倍率意味着充电电流大小等于电池的容量,若电池容量为 2000mAh,1C 充电倍率就是 2000mA 的充电电流;0.5C 则表示充电电流为 1000mA。一般来说,充电倍率越大,充电速度越快,但可能会对电池寿命产生一定影响,同时需要电池具备较好的散热条件以避免过热。
放电倍率:同理,放电倍率表示放电电流相对电池容量的倍数。例如,1C 的放电倍率表示放电电流等于电池容量,高放电倍率的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输出较大电流,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的设备,如电动工具等,但高倍率放电也可能会使电池发热,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。
循环寿命:指电池在一定的充放电条件下,能够循环使用的次数。一般来说,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在几百次到数千次不等。例如,质量较好的锂电池可能在经过 1000 次左右的完整充放电循环后,其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 80% 以上。循环寿命会受到充放电深度、充放电倍率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,浅充浅放、较低的充放电倍率以及适宜的温度环境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。
能量密度: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电池所能够存储的能量,单位通常为瓦时每千克(Wh/kg)或瓦时每升(Wh/L)。能量密度越高,在相同体积或重量下,电池能够存储的能量就越多,对于追求设备轻薄化和长续航的应用场景(如智能手机、电动汽车等)具有重要意义。不同类型的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所差异,例如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,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。
自放电率: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,自身电量的损耗速度。一般以每月或每年自放电的百分比来表示。自放电率越低,电池在储存过程中的电量保持能力越强。锂电池的自放电率相对较低,通常每月自放电率在 5%-10% 左右。
工作温度范围:锂电池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性能会有所不同,一般都有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。例如,常见的锂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可能在 - 20℃至 60℃之间,在这个温度范围内,电池能够正常充放电且性能较为稳定;超出此温度范围,电池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,如在高温下可能会出现容量衰减加快、寿命缩短,甚至存在安全隐患,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放电容量下降、充电困难等问题。
尺寸和形状:锂电池电芯有多种尺寸和形状,如圆柱形(常见的有 18650、21700 等型号,其中 18650 表示直径为 18mm,长度为 65mm)、方形、软包等。不同的设备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电池电芯来适配
- 锂电池的共性 2024-12-05
- 不同种类锂电池特性 2024-12-05
-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化学反应式 2024-12-05
- 锂电池的命名 2024-12-05
- 锂电池的分类 2024-12-05
- 电动车行驶里程 2024-12-05
- 锂电池的能量(W) 2024-12-05
- 锂电池过充、过放、过流 2024-12-05
- 锂电池的转镍 2024-12-05
- 锂电池汇流排 2024-12-05